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 育大会精神,响应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的号召,鼓励大学生 参与学术科技实践,激发学术兴趣,提高实践能力,发现和培养 创新型人才,校团委拟按照分层实施、逐级推进的原则,构建学 校、基层培养单位联动培养体系,分层分类推进我校创新创业工 作的开展,校团委决定举办华中师范大学第十五届“挑战杯”大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,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总体目标
本次校内选拔工作旨在遴选校内优秀作品,进行培育和包装,备战湖北省第十四届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,并以此为带动,增强校内相关部门和我校师生对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视,提升“挑战杯”赛事的关注度与参与度,进一步营造校内良好的创新创业工作氛围,将创新人才培养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,打造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的工作平台。
二、参赛对象
参赛学生须为2022年6月1日以前在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(均不含在职研究生)。
三、竞赛作品类型和要求
本次竞赛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、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、和学术论文、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(详见附件1)。其中,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。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、经济、社会、法律、教育和管理6个学科内。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、B两类: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、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;B类指投入较少,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、小制作等。
四、校赛安排
按照“挑战杯”国赛以及省赛的部署和要求,结合我校实际,本次校内选拔赛安排如下:
(一)作品申报阶段(5月5日10:00—9月16日12:00)
各单位自行组织作品初选,按照竞赛作品类型和要求准备申报材料。本次竞赛将采取网络申报的方式,参赛者通过竞赛官网(www.tiaozhanbei.net)进行申报,经学院、校团委审核通过 后方可参赛(系统使用手册详见附件2)。
1. 作者申报(5月5日10:00—8月28日12:00)。
各院团委负责组织本院参赛团队在竞赛官网注册申报。申报作者必须在线填写团队信息(团队成员信息及顺序一经确定,校赛期间将不接受任何更改)、作品信息,并根据需要上传作品申报材料、作品展示介绍视频、附加材料等,经确认后在线提交,提交材料将作为评审工作的重要参考。为便于审核申报材料的真实性,各项申报材料无须进行匿名处理。8月28日12:00系统关闭作者申报权限,届时作者将不能进行申报。
2. 学院审核(9月2日12:00—9月9日12:00)。
各单位于9月9日12:00前根据校团委发放的账户和密码登录竞赛官网(www.tiaozhanbei.net)在线审核本院参赛作品,并提交至校团委审核。审核结束后将关闭学院审核权限,不再接受任何补报。学院院赛选拔将被纳入校赛选拔体系,将依据《华中师范大 学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级赛事组织得分实施细则》对学院组织实施情况进行考核。各单位报送作品总数上限为6件,在第十七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学院可额外报送2件作品,原则上各单位报送作品同一专业领域的作品不超过3件。
3. 校团委审核(9月9日12:00—9月16日12:00)。
校团委管理员将在竞赛官方网站针对学院的审核结果进行校级审核。
(二)校内初赛(9月)
校团委将组织专家评委对申报项目材料进行评审,确定进入校内终审决赛的作品名单并公示。入围终审决赛作品须在指导老
师的指导下不断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。
(三)校内决赛(10月)
进行校内决赛,最终确定若干特等奖、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。
五、奖项设置
(一)作品奖励
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,评出80%左右的参赛作品入围获奖作品,评出入围作品中的约65%获得三等奖,其余约35%进入终审决赛。在终审决赛中评出特等奖、一等奖、二等奖。各等次奖项分别约占各类入围作品总数的3%、8%、24%。
六、激励机制
1.校赛中将选拔部分优秀作品进行“挑战杯”竞赛的重点培育,并建议利用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方法进行打磨提升。
2.大赛组委会将根据作品的具体发展情况,引导和激励更多高校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,增强“挑战杯”竞赛的品牌效应。
联 系 人:马莹
联系电话:027-67867956
电子邮箱:467987620@qq.com